十大骗局曝光!专坑老年人,速转亲友群提醒!
2023-12-14 17:12:16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全民防骗局公众号 | 编辑:彭月娥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8

老年人一直是诈骗团伙的重点目标,近年来,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,无数老人的养老钱、救命钱付诸东流。就在上个月,杭州的一位75岁老人徐某被骗198万元,引发社会关注。

今天,让我们一同深入剖析这十大专坑老年人的骗局,揭开骗子的真面目,为老人们筑起一道坚固的防骗防线。

一、假冒孙子诈骗

一天上午,陈奶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,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急切的声音:“奶奶,是我啊,我是您孙子。” 陈奶奶一听,确实是孙子的声音。“孙子”接着说:“奶奶,我今天和同学出去玩,不小心把别人的车给撞了,人家现在要我赔5万块钱,不然就报警抓我,我不敢告诉爸妈,您能不能先给我转点钱救救急?” 陈奶奶一听孙子出事了,心急如焚,也没多想,就赶紧按照“孙子”提供的账号,把自己辛苦攒下的5万块养老钱转了过去。可没过多久,陈奶奶越想越觉得不对劲,于是给儿子打了个电话,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。

二、保健品诈骗

骗子们往往会在小区、公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,以“免费发礼品”“免费体检”为诱饵,吸引老人们的注意。只要老人们前来参加,他们就会热情地招待,嘘寒问暖,让老人们感受到“无微不至”的关怀。随后,便邀请老人们参加所谓的“健康讲座”。在讲座上,他们会聘请一些“假专家”,穿着白大褂,煞有介事地讲解各种疾病的危害,再拿出一些三无保健品,吹嘘这些保健品具有神奇的功效,不仅能包治百病,还能延年益寿。为了让老人们相信,他们还会找来一些“托儿”,在现场现身说法,分享自己服用保健品后的“神奇效果”。在骗子们的轮番忽悠下,不少老人纷纷掏钱购买,少则几千元,多则上万元。可当老人们服用后,却发现根本没有任何效果,想要退款时,却发现骗子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三、中奖骗局

某天,王大爷的手机收到一条陌生短信,上面写着:“恭喜您,中了我们公司的一等奖,奖金50万元。请您尽快联系我们,办理领奖手续。” 王大爷一开始还不敢相信,以为是诈骗短信,可又忍不住抱着一丝侥幸心理,按照短信上提供的联系方式打了过去。电话接通后,对方自称是某公司的工作人员,先是恭喜王大爷中奖,然后告诉王大爷,要想领取奖金,需要先缴纳5万元的手续费和个人所得税。王大爷犹豫了一下,对方见状,便开始催促王大爷,说如果不及时缴纳费用,就会取消中奖资格。王大爷担心错过这笔巨款,最终还是按照对方的要求,将5万元转了过去。然而,钱转过去之后,王大爷就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,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。

四、冒充公检法诈骗

张大妈在家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安局民警的电话,对方准确地说出了张大妈的姓名、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,还严肃地告诉张大妈,她涉嫌一起重大经济犯罪案件,现在案件正在调查中,如果张大妈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,就必须按照他们的要求,将所有资金转移到指定的“安全账户”进行核查,否则将对她采取强制措施。张大妈一听,吓得六神无主,心想自己一辈子遵纪守法,怎么可能会涉嫌犯罪呢?就在张大妈不知所措时,对方又通过微信给她发送了一份所谓的“逮捕令”和“案件调查文件”,上面还盖有鲜红的公章,看起来十分逼真。张大妈彻底相信了对方的话,赶忙按照对方的指示,将自己银行卡里的20万元积蓄全部转到了“安全账户”。直到后来,张大妈的儿子回家得知此事,才发现母亲被骗了,赶紧报了警。

五、以房养老骗局

李大爷和老伴年事已高,名下有一套房产,原本想着靠着这套房子安度晚年。一天,一位自称是某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年轻人上门拜访,向李大爷介绍了一种“以房养老”的新型养老模式。对方称,只要李大爷将房产抵押给他们公司,每月就能获得一笔高额的养老金,而且还能继续住在自己的房子里,不影响日常生活。李大爷听后,觉得这个方案挺不错,既能解决养老资金问题,又能保住自己的住所。在对方的再三劝说下,李大爷和老伴稀里糊涂地签订了一系列合同。然而,没过多久,李大爷就发现自己不仅没有收到所谓的养老金,还接到了法院的传票,原来,他的房子已经被抵押给了第三方,现在对方要求他偿还巨额债务,如果还不上,就要收回他的房子。李大爷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,可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。

六、免费旅游骗局

赵大妈在小区门口看到一张传单,上面写着“免费港澳五日游,名额有限,先到先得”。赵大妈一直想去香港和澳门旅游,看到这个免费的机会,心动不已,便赶紧报了名。旅游团出发后,赵大妈才发现,所谓的免费旅游,其实并不免费。在旅游过程中,导游会将他们带到各种购物场所,强制他们购买高价的珠宝、手表、保健品等商品。如果有人不买,导游就会冷嘲热讽,甚至恶语相向,让大家玩得很不愉快。赵大妈为了不惹麻烦,只好勉强购买了一些商品。回到家后,赵大妈越想越不对劲,这些商品的价格比市场上贵了好几倍,而且质量也不怎么样。她这才明白,自己是被免费旅游的幌子给骗了。

七、代办社保骗局

刘大爷已经到了退休年龄,但是社保缴纳年限不够,无法领取养老金。一天,他在菜市场遇到一个自称是社保局工作人员的人,对方说可以帮他代办养老保险,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,就能一次性补缴齐社保,并且马上就能领取养老金。刘大爷正为这事发愁,听到对方这么说,便信以为真。于是,他按照对方的要求,将3万元现金交给了对方,并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、户口本等证件。然而,几个月过去了,刘大爷并没有收到养老金,当他再次联系那个所谓的社保局工作人员时,发现对方的电话已经打不通了。

八、投资理财骗局

周奶奶平时喜欢关注一些投资理财信息,希望能让自己的养老钱增值。一天,她在小区里遇到一个年轻人,对方热情地向她介绍了一种高收益的投资理财项目,称只要投资10万元,一年后就能获得5万元的收益,回报率高达50%。周奶奶一开始还有些犹豫,对方见状,便邀请周奶奶加入一个投资理财微信群,群里有很多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投资经验和收益情况,看起来十分热闹。在群里“托”的鼓动下,周奶奶逐渐心动了,最终将自己的10万元养老钱投了进去。刚开始的几个月,周奶奶确实收到了一些所谓的“收益”,这让她更加坚信这个投资项目的真实性。然而,好景不长,没过多久,这个微信群就突然解散了,周奶奶也无法联系上那个年轻人,她的10万元投资款也打了水漂。

九、积分兑换骗局

孙奶奶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,显示是某银行发来的,内容是她的银行卡积分即将过期,可登录指定链接进行兑换高额礼品或现金。孙奶奶平时很在意这些积分,看到短信后,没有多想就点击了链接。按照提示操作后,她输入了银行卡号、密码以及验证码。没过多久,孙奶奶就收到银行的扣款通知,卡内的5000元被转走。

十、冒充医生诈骗

吴大爷身体一直不太好,经常需要去医院看病。一天,他接到一个电话,对方自称是某大医院的医生,说吴大爷之前在他们医院做的体检报告有问题,怀疑他患上了严重的疾病,需要立即进行治疗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吴大爷听后,十分害怕,连忙询问该怎么办。对方说,他们医院有一种特效药物,专门治疗吴大爷的这种疾病,只要服用一个疗程,就能彻底康复。不过,这种药物非常稀缺,需要提前预定,而且费用比较高,一个疗程需要2万元。吴大爷为了治病,没有多想,就按照对方的要求,将2万元转到了指定的账户。可当吴大爷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去取药时,却发现根本没有这家医院,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。

防骗指南

老人们要多关注新闻媒体、社区宣传等渠道,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案例,不断提高自己的防骗意识。遇到有人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汇款时,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,千万不能盲目相信。如果接到可疑电话或短信,不要慌张,及时与子女或警方联系核实。

子女要多关心老人的生活,抽出时间陪伴他们,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。多向老人普及防诈骗知识,讲述身边的案例,让老人了解各种诈骗手段,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。定期与老人沟通交流,及时发现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。

责编:彭月娥

来源:全民防骗局公众号

邵东新闻
时政热点
邵东便民
视频新闻2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